时间:2022-10-07 22:53:39 | 浏览:301
来源:人民网-山西频道
2022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84亿元,同比增长7.4%,增速排名全省第一。这是吕梁发挥优势、奋勇争先,交出的一份亮眼成绩单。
争先,比的是态度。吕梁《2022年主要经济指标“争先进位”考核奖惩办法》,细化分解33项基础核算指标,将增速进位目标逐项落实到13个县(市、区)和12个市直单位及各开发区,并纳入市政府“13710”督办系统。
争先,拼的是活力。出台《吕梁市“1+18”对标一流加快推进“六最”营商环境建设总体方案》等,加快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改革,在全省率先实现开办企业4小时办结;升级重大投资项目审批“全代办”服务,成为全省最简审批模式。
争先,赢的是未来。氢能、白酒、新材料、非常规天然气、文化旅游五大战略新兴产业规模集群发展。上半年,二产累计完成740.1亿元,同比增长8.8%、排名全省第二。
由“追赶者”转变为“领跑者”,吕梁正以全新的姿态,刷新着人们对这座城市的认知。
无人机拍摄的吕梁市区一角。刘亮亮 摄
构建高质量发展产业新体系
提到吕梁,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是:这里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的确,吕梁的煤炭探明储量达451亿吨,占到山西省六分之一;焦炭产能3800万吨,占到全省四分之一;煤成气资源总量2.84万亿方,占到全省七分之二。
产业是强市之本,一座城市,只有站立在产业坚实的肩膀上,才能企及到更远处的风景。
煤、焦、铁、铝、电五大传统产业,是吕梁走向未来的“家底”。坚定不移做好煤炭清洁低碳发展、多元化利用、综合储运这篇大文章,是吕梁面临的重大课题。2021年,该市出台了《吕梁市能源革命行动方案》,推出25项牵引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关键性举措,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为了把煤炭这个传统优势产业的长板拉得更长,吕梁加快推进煤炭5G智能绿色开采,推动黑色煤炭绿色发展、高碳资源低碳发展,努力探索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之路,加快煤炭由燃料向原料、材料、终端产品转变,让传统优势产业向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我们把产业转型的主攻方向放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上,在煤成气、氢能、白酒、文化旅游等方面精准发力,加快形成多元支撑的产业格局。”吕梁市委书记孙大军表示,事实上,这几大产业已经表现出旺盛的发展势头。
吕梁,不再是“一煤独大”。
7月21日,山西省氢能产业链链上企业协作配套签约会在孝义举行。赵泉 摄
年初,兴县人民政府与美锦集团共同签署兴县氢能产业园项目协议,成为吕梁抢滩布局氢能产业、打造吕梁氢都、建设北方氢能产业基地的重要支撑;吕梁市氢能产业规划座谈会顺利召开,各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从全省氢能产业规划编制的高度出发,量身定制发展吕梁氢能产业的精准路径。
7月6日,随着转化投料一次成功产出合格的氢气,标志着山西省“十四五”重点工程——孝义市鹏湾氢港氢能产业园项目一期2万吨/年焦炉煤气制氢项目正式投产;7月21日,鹏飞集团30万辆/年(一期3万辆/年)氢燃料电池汽车·电堆·系统制造项目正式开工。
去年以来,吕梁市委、市政府抢抓国家政策机遇,抢滩布局氢能产业,明确提出实施“一体、两翼、三港、四链”发展战略,实现“气—站—运—车”全链条发展的总体思路,在孝义、交城、兴县和吕梁市区等地,铺开了一系列延链、补链、强链项目。鹏飞氢能汽车制造是在推进焦炉煤气制氢、加氢站、储氢装置等项目建设基础上,向高端装备制造业延伸的又一标志性项目,为打造制氢、储运、加氢、应用为重点的全产业链奠定了基础。
如今,转型发展蹚新路的五张名片,激发了吕梁城市发展的澎湃动能。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名片:按照“保煤增气、降碳减污、协同增效、转型发展”的思路,大力推进煤炭绿色智能开采、新型煤化工和煤成气增储上产,打造全国一流的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基地;铝镁新材料名片:全力打造“煤电铝材一体化”绿色低碳循环全产业链,加快建成全国最具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部件研发制造示范基地,形成千亿级铝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白酒名片:坚持“以酒为基、以旅为纲、酒旅融合、多元发展”的总体方向,全力支持汾酒集团做大做强,带动地方中小白酒企业发展,大力实施“酒+”融合发展战略,精心筹办中国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会,全方位推动酒与文化旅游产业形态融合、业态协同,全力打造中国最大的清香型白酒核心产区和世界知名的酒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红色旅游、绿色康养名片:以红色景点为依托,大力弘扬吕梁精神,延续传承红色基因,打造红色旅游品牌,以方山北武当山、交城庞泉沟、文水苍儿会等自然景区为重点,打响“康养吕梁”品牌;大数据名片:坚定不移地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全力打造一流大数据应用创新生态。
重点项目建设“蹄疾步稳”
强市之本确立之后,决战决胜项目,才是固本之措。
6月22日,在全省开发区2022年第二次“三个一批”活动中,吕梁现场集中签约项目14个、总投资约110.8亿元;全市开发区通过现场集中和场外同步的方式,新签约项目24个、总投资约125.41亿元,项目涵盖新材料、新能源、白酒、节能环保等多个行业领域。
第二天6月23日,吕梁召开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会。会议用一整天时间,聚焦各县市区年度未开工的项目和2023年至2025年谋划建设的项目,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研究,着力解决项目开工建设的堵点,对现有谋划项目进行再梳理再筛选,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积蓄后劲。
大项目带来大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引擎”。吕梁牢固树立“项目为王”发展理念,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机遇,以及“一廊两带”战略,谋划一批具有全局性、标志性的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
但项目投资从来不是“人在家中坐,钱从天上来”。
“要在招商引资、精准调度、项目建设上狠下功夫,不断提升招商引资实效,持续加强服务保障机制,全力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吕梁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广勇强调。
鹏飞集团北姚加氢综合能源站投入使用。赵泉 摄
吕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和攻坚突破首要任务,出台《2022招商引资“三个一批”项目建设行动方案》,实行“一月一调度、一季一通报、半年一总结”推进机制,聚焦大数据、白酒、镁铝新材料、氢能源、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依托重点园区、突出重点区域,编制招商图谱,发布招商信息,力争全年签约省域外产业类项目200个以上,总投资1000亿元以上;全年签约项目开工100个以上;全年招商引资项目培育“四上”企业投产达效200户以上。
各开发区(示范区)也纷纷借船出海,依托各自资源、地域、特色优势产业创造性举办各类自主招商展会活动。并根据疫情发展态势,适时组织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合作组织和商会机构,按季度举办重点区域专题品牌展会活动,围绕打造开发区升级版,开展承接产业转移。
当“人人想招商、处处谈项目”在吕梁大地蔚然成风,高质量发展便是水到渠成。1-6月,吕梁开复工项目744个,完成投资271.9亿;招商引资签约项目71个,总投资 298亿元。
打造高质量发展“强磁场”
最近几年,吕梁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新面孔”,成为这座城市发展进程中的新刻度:他们或是满怀期待来这里投资兴业的企业家;或是拔地而起的新建筑、蓄势待发的新项目……
当越来越多的新元素汇入城市发展底色,不难发现,吕梁正以愈加优质的营商环境,释放出强大的对外感召力与城市吸引力。
在吕梁,营商环境被视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纳入该市改革发展12个重大课题,市委、市政府逐项解读剖析18项指标,书记、市长亲自挂帅,各分管市领导带兵出征,成立了18个工作专班,出台了1个总方案、18个专项方案,建立了“1+18”高位推动机制。
该市瞄准各项指标全国第一做法,通过赴厦门大学专题培训、专家手把手辅导、全真模拟演练、纪委跟踪督办,建立具有“吕梁特色”的创优争先机制,制定落实了280条整改提升任务,出台了各类制度性文件90余件。
交城县组织行政审批帮办代办队伍,为群众提供企业开办“全代办”服务。付永文 摄
凭着“破而后立”的求新求变精神,吕梁大胆改革、推陈出新,多领域、广维度、深层次的全面深化改革事项接连落棋布子。
全流程开办企业,4小时内办结;
营业执照审核,1小时内完成;
168个“套餐”事项实现一次办结;
1101个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网上办理;
……
该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持续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推出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2.0版,全程网办率达96%。扎实推进“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推行“1+1=0”项目管理服务模式(一块标准地+一次承诺,实现企业零跑腿),建立“一流程”“三清单”“双领办双代办”“项目管家”工作机制,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强化要素保障,实现工程项目审批“极简办”,水暖电气报装“快速办”,政府采购“瘦身办”,获得信贷“网上办”,不动产登记“就近办”,推动政务服务效率再提速。
前些天,吕梁市新龙重工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吕梁市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共110万元政策奖补资金到账。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企业并没有跑部门、交材料,仅仅通过手机客户端操作就拿到了这笔资金。
这是吕梁在全省率先创建的惠企政策综合兑现服务平台,也叫“政企通”。平台通过大数据精准匹配,审批服务标准化,实现惠企补贴网上兑付,有效解决政府扶持政策兑现存在的“找不到、看不懂、申报难、兑现慢”等痛点和堵点。
“好的营商环境能产生洼地效应和聚集效应。”吕梁市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工作专班负责人薛开宇说。
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吕梁各类市场主体达34.02万户,净增5.11万户、净增率17.68%,超过10%的序时进度要求。这背后,有城市深谋远虑,更有个体人文关怀,见发展雄心壮志,更见细节绵延温情。
“黄金时代,不在我们背后,乃在我们面前;不在过去,乃在将来。”吕梁,更好的风景,还在后头。
受访者供图中新网长沙12月11日电 (记者 唐小晴)廖文韬把一只两岁加菲猫--“火锅”的遗体放在鲜花环抱的小床上,细心为它清理身上污渍、梳理毛发。受访者供图宠物殡葬师是一个有温度的职业。哀乐响起,和主人告别。
南昌VR产业基地国家职业教育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 5月27日,全市数字经济发展大会召开。大会提出,全市各县区充分发挥区域内产业基础优势,突出产业特色,选择主攻赛道,构建“一核三基地多点支撑”的空间格局。其中,“一核”是指在红谷滩区建设全省
#了不起的上饶##上饶发展还是蛮快的#核心提示用文化的理念支撑旅游,用旅游的方式发展文化。近年来,上饶市广信区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载体,把握优势、突出特色,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灵山工匠小镇、上饶吾悦广场等一批大项目推动文旅产业快速
2月7日上午,尚集产业集聚区召开全体机关干部会议,党工委副书记杨广军作新春工作安排许昌市建安区尚集产业集聚区深入贯彻区委、区政府安排部署,以“能力作风建设年”“开发区机制体制改革”为契机,持续深入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工作能力,形成工作合力,坚
人民网-安徽频道站在淮北建市60周年的时间节点,聚焦淮北唯一辖县濉溪县,一幅幅城乡焕然一新、民生大幅改善、产业兴旺繁荣、基础设施日益完备的新画卷,在濉溪大地徐徐铺展。最新统计显示,2019年,濉溪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61亿元,居全
今年以来,亳州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市经济企稳回升,主要经济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1014.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14.1亿元,增长3
记者从山西朔州市朔城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了解到,自2022年10月6日起,原中风险区进行调整,现公布如下:将原家和苑小区S3、S4、A4、C1四栋楼和南街小康村,调整为家和苑中心社区所辖区域;原城区二中家属楼,调整为西关街中心社区
我国县制变更很多,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就是A县因县城A镇而得名,后来县城迁到了B镇,县名却仍叫A县。而在山西朔州市,有三个区县都是这种情况!首先是朔州市的平鲁区。平鲁区虽然是市辖区,但与朔州的核心城区朔城区相隔甚远,建成区并不相连,实际上相当于
医务人员现场对接受核酸检测人员进行身份证信息采集、扫描登记。 杨玉洁 摄医务人员现场对接受核酸检测人员进行身份证信息采集、扫描登记。 杨玉洁 摄社区居民排队进行核酸检测,现场秩序井然。 杨玉洁 摄医务工作者现场疏导接受核酸检测的社区居民。
高平市,隶属于山西省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 泽州盆地北端, 太行山西南边缘, 地理坐标东经112°40"——113°10"、北纬35°40"——36°0",东与 陵川县接壤,西与 沁水县为邻,南与 泽州县毗连,北与 长治县、 长子县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