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7 23:10:29 | 浏览:1005
图为孝义市永泰花园小区内法治文化主题公园。 记者 薛志雄 摄
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国家长治久安,离不开法治支撑;社会健康发展,离不开法治护航;民生福祉改善,离不开法治保障。
良法善治,民之所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牢牢抓住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关键环节,积极推进全面依法治市,法治吕梁建设蹄疾步稳、铿锵有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法治保障。
2021年,我市紧盯“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加强法治吕梁建设”要求,制定了《高质量建设法治吕梁行动方案(2021-2025)》,绘制出未来5年法治吕梁建设的宏伟蓝图,奋力打造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吕梁样板”。
强化领导立法为民
奏响法治思想“最强音”
“法者,治之端也”。2021年1月12日至13日,市委四届十次全体会议召开,将法治吕梁写入“十四五”规划,把法治吕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安排、同部署,出台了《吕梁市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工作清单》等文件,并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列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和年终述职内容。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灵魂。我市深入推进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新格局,发挥立法小组“双组长”制度,严格立法程序,注重立法质量,支持市人大围绕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领域,问题导向“小切口”立法,累计出台16部地方性法规,《吕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在新授设区市地方立法权5周年纪念活动中,被全国人大作为地方性法规范例,两次在央视专题报道。 2021年7月29日《吕梁市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获省人大常委会批准 ,9月29日《吕梁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获省人大常委会批准,为引导和推动群众养成文明行为、创建文明城市提供法治保障。
坚守初心依法履职
打出法治政府“组合拳”
“以前开办企业要拿一堆材料,跑几个部门,现在多方便,在一个窗口就能办下来营业执照及企业开办的相关手续,比以前省了不少时间。”在吕梁市行政审批办事窗口前,拿到营业执照的张先生高兴地说。
通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我市行政审批程序得到进一步优化和简化,办事效率明显提高。“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开展营商环境专项巡察,并对营商环境对标一流工作推动不力的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集体约谈。同时建立完善市县两级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动态管理机制,梳理35个单位十大类别3197项行政职权事项,在政务服务网公开发布。
营商环境的优化得益于行政决策公信力和执行力的提升。2021年我市严格执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等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并以法律顾问人才库为“智囊”,强化咨询论证和法律服务,市县两级共聘请法律顾问350余名、公职律师140余人,参与政府合同审查、规范性文件审查等涉法事务,保障重大行政决策科学合法。大力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工作,持续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积极推进“跨省通办”“全省通办”,用“数据跑路”取代“群众跑腿”。
立良法,更要谋善治。如何规范执法行为和执法队伍建设,减少多头执法、多层执法?我市优化执法模式,“握指成拳”赋能行政执法。市直十大综合执法部门组建综合执法机构;各县(市、区)农业、交通、文旅、市场等领域执法队实行“局队合一”,“九大领域”综合行政执法队“三定”方案全部出台,实现了重要执法领域的综合执法队职责明晰、主体适格。
法治为民,重在守民心。综合行政执法体制的改革所带来的,不只是新的执法机构的组建,更重要的是,通过完善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改进执法作风,不断增强监管执法效能,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决定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梳理制定自由裁量权基准、完善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建立跨领域综合执法协调联动机制、制定“包容免罚清单”……一项项掷地有声的改革举措、一件件为民谋事的安排部署,夯实的是政府依法行政的根基,筑牢的是百姓对建设法治吕梁的信心。
凝心聚力部门联动
续写公正司法“新篇章”
一个个凝聚着群众智慧的经验成果,让人清晰地聆听到法治进步的铿锵足音。
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不断发展。孝义市公安局兑镇派出所,统筹司法、律师、乡贤等多方力量,不断深化覆盖全域的“警调衔接”“民间调解”“司法确认”等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努力打造枫桥式派出所,最大限度消除各类风险。
公益诉讼检察全面深化。临县人民检察院举行“检察建议公开宣告送达”活动,通过走访调查、随机电话核查等方式对县域内30所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现状进行抽查,并对抽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公益诉讼立案,以“我管”促“共管”,为学生健康保驾护航。
积极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全市诉讼服务中心全部开通绿色通道,对涉及转型发展、招商引资等案件,优先办理,市中院诉讼服务中心一体化集成诉讼风险评估、自助立案、窗口立案、信访接待等功能,新建1个在线调解室和18个数字法庭,为审判工作插上“智慧羽翼”。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努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
重拳出击惩治电信网络诈骗、“套路贷”等新型网络犯罪,17个月,破案1720起,精准劝阻18万余人次,守住百姓“钱袋子”;“互联网法庭”“移动微法院”保障疫情期间公平正义不打烊;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让城乡更安宁、百姓更安乐;深入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70个政法单位、7543名政法干警全覆盖参与,风清气正、海清河晏的政治清风迎面扑来……
齐心协力加大宣传
共建法治社会“新格局”
孝义市在中阳楼街道永泰花园小区建设开放式法治文化主题公园,潜移默化中增强人们对法治的信仰。方山县司法局利用三月三北武当庙会开展法律咨询服务,为传统庙会增添浓厚的法治氛围。岚县顺会乡司法所联合乡值班律师送法入村,就与百姓息息相关的土地使用、老人赡养、婚姻家庭等真实案例以案释法……
不断创新普法载体、巩固扩大普法阵地、普法宣传全民参与,在社区学校、车间厂房、田间地头,吕梁大地已然勾勒出一幅生动壮美的法治画卷。
一组数据可以佐证:2021年出台了《关于在全市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组建14支普法公益宣讲团开展《民法典》进基层宣讲活动,宣讲90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0余万份;坚持“谁执法谁普法”,公安系统广泛开展反诈宣传登门行动,司法行政系统免费提供法律咨询39598人次;配备中小学法治副校长773名,建成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14个;培育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50个;推进“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全市累计培训2.1万人。
民之所需,行之所至。2021年,全市建成市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4个、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50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1900余个。据统计,2021年至今,全市受理法律援助案件4168件,提供法律咨询39598人次,值班律师提供法律帮助1165件,协助认罪认罚案件1195件,办结公证案件4462件、司法鉴定8581件,切实保障诉讼当事人依法享有权力。围绕人民调解工作,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2021年共调解纠纷9000余件,调解成功率98%,有力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舵稳当奋楫,风劲好扬帆。成功申报吕梁市为全省第一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柳林县为山西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试点,法治吕梁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如今的吕梁大地,科学和民主立法贯穿始终,一部部良法不断出台,彰显民生情怀,执法工作刚柔并济,法治权威和法治信仰日渐形成,司法服务精准高效,公平正义正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呈现,普法宣传蔚然成风,从领导干部到普通群众法治思想深入人心……法治吕梁正意气奋发、昂首阔步地走在推动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为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奋斗着、拼搏着。(记者 刘丽霞)
吕梁日报
图为孝义市永泰花园小区内法治文化主题公园。 记者 薛志雄 摄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国家长治久安,离不开法治支撑;社会健康发展,离不开法治护航;民生福祉改善,离不开法治保障。良法善治,民之所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牢牢抓住科学立法、严格执法
今年以来,长约5.5公里的东川河人行步道成了我市“网红打卡点”,不少市民、游客沿着河畔散步健身,远望如黛青山,近揽湖光山色,别有一番韵味,让市民和游客流连忘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国家、省、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目标任务,
风景如画的庞泉沟交城界469县道两侧。 记者 刘亮亮 摄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举目远眺,是晴空万里的“吕梁蓝”。层峦叠翠,碧波荡漾,放眼四顾,是心旷神怡的“生态绿”。这样一幅青山绿水、诗情画意的吕梁生态文明美好图景,正是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
9月22日,安阳市乡村建设工作推进会召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建设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和全国、全省乡村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市乡村建设工作。市委副书记、市长高永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
南阳市委常委、邓州市委书记金浩(右三)带队到重点工业企业走访,现场解决企业面临的难题。邓州市市长邓俊峰(中)到该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现场办公。康硕智能3D打印项目。修复后的平成门。高铁邓州东站。2021年建成通车的穰城大桥。隆冬时节,行走邓州
虎跃新程,又一个春天如约而至。不负春光与时行,踔厉奋发向未来。2月26日,吕梁市“两会”召开期间,全市2022年第一次“三个一批”活动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文水经开区如期举行,发出了新一年项目建设的总动员令。集中签约一批!集中开工一批!集中投产
金秋时节,五谷飘香。由吕梁市委、吕梁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二届吕梁名特优功能食品展销会暨首届农民丰收节正在汾阳市会展中心如火如荼地举行(2018年9月30日上午开幕,为期8天)。 9月30日下午,借助第二届吕梁名特优功能食品展销会暨首届农民丰
1、世界文化遗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阳剪纸。 2、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岚县面塑。 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孝义皮影表演。 4、历史文化名村——杏花村汾酒文化景区。 5、歌舞剧《山里娃》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 6、
光阴荏苒,时光如梭。改革开放40年来,吕梁市委、市政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团
图为华为山西(吕梁)大数据中心 记者 郭炳中 摄大数据创造大价值,大数据书写新篇章。在刚刚召开的“数谷吕梁·智赢未来”第三届吕梁大数据产业发展推进会新闻发布会上,我市宣布开通了5G试点基站13个,覆盖了市区体育馆、电视台等重点区域;华为山西
2018年1月3日,省发改委召集太原—延安铁路客运专线沿线各市县发改部门,召开线路前期工作推进会。我市主要参会人员有:市发改委副主任王玉斌及离石、中阳、柳林、临县、方山、文水、孝义、汾阳、交城等九县(市、区)分管副县长。会议由省发改委总经济
12月29日,吕梁市离石区召开全区干部大会,宣布省委、市委关于区委主要领导调整的决定:廉海平同志任中共吕梁市离石区委委员、常委、书记。吕梁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张欣宁宣布决定并讲话。区委书记廉海平讲话。区委副书记、区长张海文主持。张欣宁指出这次
这是一场城市形象展示的盛会,这是一个经贸合作洽谈的平台。初夏之时,又见中博会。5月21日至23日,第十二届中部博览会将在我省举办,吕梁作为本次中博会的四个分会场之一,将设立“中国·杏花村白酒产业博览会”分会场,受到中部六省及国内外客商的瞩目
回顾 “十三五”:书写新时代发展征程上的壮美篇章蝉联 “五个百强区”,综合实力跃上 “新台阶”2020年11月,在新公布的2019年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评及 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建设成效评估中,蜀山区位居安徽省县域 经济高质量发展D类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也是我市“十四五”转型出雏型开局之年。市委四届十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和2035年远景目标,为全市经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