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铸辉煌——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吕梁市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时间:2022-10-07 23:13:51 | 浏览:660

幸福美好的生活,是老百姓的共同期盼,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翻开闪光的记忆,回望来时的路,岁月因奋斗而充实、而饱满、而精彩。刚刚走过的五年,风雨兼程,砥砺前行,吕梁发展快、质量好、变化大、民生改善多,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五年发展目标,最终落脚在

幸福美好的生活,是老百姓的共同期盼,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翻开闪光的记忆,回望来时的路,岁月因奋斗而充实、而饱满、而精彩。刚刚走过的五年,风雨兼程,砥砺前行,吕梁发展快、质量好、变化大、民生改善多,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五年发展目标,最终落脚在“幸福”二字上。

攻克贫困堡垒 奔向小康之路

59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10个贫困县摘帽,吕梁历史性解决了区域绝对贫困问题。五年来,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通过艰苦卓绝的苦战、大战、决战,在脱贫攻坚这场大考中,交出亮眼成绩单:生态扶贫、吕梁山护工、光伏扶贫“三大品牌”叫响全国,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易地搬迁、电商扶贫等探索出一整套可借鉴复制、走在全省全国前列的经验,吕梁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作为全省唯一市级代表,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吕梁曾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全省脱贫攻坚主战场,2014年底,全市共有贫困村1439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2.4万户60.8万人,占行政村总数的46%,为全省贫困人口最多的市,贫困发生率达19.2%。面对脱贫摘帽大考,市委、市政府把脱贫攻坚摆在突出位置,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向贫困宣战。


张三儿是石楼县义牒镇村民,五年前,由于缺乏技能,没有产业,他们一家日子过得很是煎熬。五年中,他加入造林专业合作社,入了股,学会了植树、种树、管护,有了稳定的收入,扔掉了穷帽子。五年来,全市成立造林专业合作社1000多个,开发护林员、防火员等公益岗位,带动11.5万贫困群众实现脱贫。


马金莲曾是围着锅台、老公、孩子转的“三转婆姨”。2016年,作为精准扶贫项目“吕梁山护工培训”的受益者,她走出大山到北京从事家政工作。2017年,开阔了眼界的她回家乡成立了家政公司,带动了200余个家庭实现脱贫致富。之后,她又成立了“柳林县懿星职业培训学校”,组织开展各项职业技能培训,带动2000余名群众上岗就业。五年来,我市坚持“政府支持、专业培训、持证上岗、跟踪服务”的推进机制,积极打造“诚信、勤劳、专业”的吕梁山护工劳务品牌,累计培训5万多人、就业2.66万人,人均月收入超过4000元,“吕梁山护工”成为一块闪闪发亮的“金字招牌”。


五年来,我市光伏扶贫产业覆盖1469个行政村,获得收益近7亿元,惠及97万农村群众,同时推进实施9000亩“光伏+”项目,拓宽了贫困户增收途径,提高了光伏扶贫综合效益。


山上有产业,家门口有工厂,手中持有技能证……五年脱贫攻坚路,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吕梁群众拥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坚定转型发展 提高综合实力

地区生产总值从2016年排名全省第8位跃升至2020年全省第4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16年排名全省第6位跃升至2020年全省第2位。五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要求,坚持“传统产业支撑转型、新兴产业引领转型”的发展思路,全力推动新型煤化工、铝镁新材料、白酒和特色农业、大数据、大旅游、大康养等产业集群集聚,高质量转型发展结出了丰硕成果。


吕梁是煤炭大市,煤焦等传统产业是工业经济的“压舱石”,只有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才能稳住全市经济稳定增长的基本面。五年中,我市煤炭产业引入5G+、物联网等新技术,煤矿智能化改造加快,劣质煤分质梯级转化得以推动,打造了鹏飞集团、东义集团、霍州煤电等1350座智能化示范矿井。同时加快煤层气开发,推进焦炉煤气制氢、煤焦油、环己酮、己内酰胺等转型项目建设,成为全国具有影响力的高端化工生产基地……


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同时,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五年来,我市全力打造清香型白酒生产基地和酒文化旅游胜地,持续推动杏花村酒业集中发展区建设,努力“打造十里酒城,建设酒都吕梁”,酒产业占市域经济比重达11%,白酒产业迈上发展新台阶。


五年来,我市立足资源优势,大力推进铝镁新材料产业发展,积极延伸产业链条。目前,全市已建成兴县华兴铝业、山西信发、孝义兴安、山西信发交口肥美、中铝交口兴华科技等10户骨干企业,氧化铝产能达到1400余万吨,占全省产能的56.5%,占全国产能的16.62%,铝镁新材料产业发展势头正劲。


五年来,我市依托气候、资源、区位等优势,大力推进“数谷吕梁”建设,先后与国防科技大学、华为公司合作,引进“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组、华为云计算中心等重大项目,建成“一委三院”人才支撑体系,“山西省超级计算中心”落户,以“一朵云”“一张网”“一平台”为载体,积极推进大数据在智慧城市、数字政府、生态环保、远程医疗、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应用,大数据产业发展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五年来,我市着眼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旅游目的地,举办了“乘汾酒号列车,赏吕梁山风光”“吕梁——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游冬日吕梁,赏北国风光”“2019农民丰收节乡村旅游”“黄河人家乡村旅游季”等一系列旅游活动,开启了“旅游+体育”“旅游+康养”“旅游+科技”“旅游+扶贫”等模式,吕梁,真正成为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

打造生态屏障 推动绿色发展

市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保持全省前列,在汾渭平原11个城市中率先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14个国考断面水质达到V类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8.6%。五年来,我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生态福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污染防治工作,坚持依法治污,组建生态环境警察支队开展联合专项执法检查,严厉打击生态环保领域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坚持依纪治污,市纪委监委牵头成立环保督导问责组,对突出环保问题展开督导问责。坚持工程治污,把生态环保八大工程100个项目作为攻坚重点,加大资金投入。坚持科技治污,聘请环保院士、专家把脉问诊,为污染企业制定“一企一策”污染整治方案。坚持“人防、技防、联防”综合施策,完善“线上线下”区域防控网格化巡查机制,市区及周边拓展安装150个空气微观监测站和3套雷达垂直水平扫描仪,全市累计安装460套企业污染排放自动监测设备和188套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电力监控系统。五年来的“铁腕治污”,只为留住蓝天碧水。如今走在吕梁,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已经成为“标配”,不少第一次来吕梁的外地游客纷纷感叹,亲眼见到的吕梁与印象中黄土高原上的吕梁完全不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市把吕梁精神用在当今时代,紧紧围绕“一个战场打赢脱贫攻坚和生态治理两场攻坚战”战略,创造性提出购买式造林、合作社造林、贫困群众管护等一系列生态扶贫新模式,组建1398个专业合作社,吸纳2.3万贫困社员和7352名贫困管护员,通过造林、入股、分红带动50万群众依靠生态扶贫增收,走出一条具有吕梁特色的社会、经济、生态共赢之路。同时,通过“三个100万亩”工程、“五大增收项目”,全市累计完成造林绿化526.55万亩、退耕还林242.43万亩、经济林提质增效342.75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16年全省第6位上升到全省第3位。


过上“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好日子,一直是吕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今,“红色吕梁”映出“绿色底色”,行走在吕梁大地,青山环绕,绿水潺潺,天朗气清,抬头是醉人的“天空蓝”,四顾是怡人的“生态绿”。

保障改善民生 提升幸福指数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点一滴见初心。保障和改善民生,事无巨细。五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增进民生福祉,各项民生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基础教育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五年建设普惠性民办幼儿园86所,义务教育学龄人口入学率分别达到小学99.8%、初中99.5%;保证“三残儿童”入学率达90%以上;建成20所标准化普通高中学校,高中阶段学校办学条件达标率达80%……全市紧紧围绕提高教育质量这一主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促进公平为基本要求、以优化结构为主攻方向、以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以健全法治为可靠保障,教育事业取得显著成绩。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重大疾病防治和卫生应急能力显著增强,医疗技术不断提升,每万人全科医生由1.3人提高到2.1人。我市把脱贫攻坚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紧密结合,围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支持基层人才队伍、大病慢病精准分类救治、远程医疗服务提升、组团签约服务、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相互衔接等展开各项工作。为满足农村群众“小病不出村,大病及时治”,全市新建、改扩建1096个村卫生室,每个行政村都有一个达标村卫生室,36所乡镇卫生院达到基本标准,努力打造了居民信赖的“家门口的医院”。


创业就业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我市按照“人人持证,技能社会”要求,把稳就业、保就业放在重要位置,大力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工程,从政策扶持到资金补贴,从平台搭建到技能培训,打出了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易地移民搬迁户培训就业、岚县面塑、临县的哥、汾阳厨师等特色培训“组合拳”,同时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持续扩大城乡就业规模,有效保证了就业稳定。


社会保障。我市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精准性救助、扶贫性救助、广泛性救助,形成了以低保为基础,以临时救助、特困供养等专项救助为配套,以社会力量参与补充,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让更多人享受到民生红利。


社会治理进一步夯实,基层民主制度不断健全……


一条条饱含温度的创新举措,积极回应着群众的“民生关切”;一项项民生实事的落地,化作生动图景体现在百姓心坎里、口碑中。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文化人、赋能发展,发扬民主、践行法治,牢记教诲、从严治党……五年筚路蓝缕,五年栉风沐雨,五年波澜壮阔,五年春华秋实,有艰辛付出,也有满满收获。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再出发,更广阔的征程已经开启;向前进,更伟大的胜利就在前方!全市干部群众以奋斗者的姿态、奋斗者的雄心、奋斗者的毅力,披荆斩棘、勇开新局,为建设美丽幸福吕梁而努力。(记者 李雅萍)

吕梁日报

相关资讯

重磅,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印发!湾沚区发展将进入新时代

日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经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印发,其中,和湾沚区有关的建设、规划在文件中明确提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中第88条明确提及“制定芜湖(京东)全球航空

解读党代会报告|东营:聚力深化改革开放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孔祥茹 东营报道2022年2月17日,杨国强在东营市第七次党代会上作《牢记殷切嘱托 勇担战略使命 为加快建设高水平现代化强市而不懈奋斗》报告。报告指出,要聚力深化改革开放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用足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

山东莒县今年将抓好“十大企业集团”培育新发展中小微企业1000家

齐鲁网·闪电新闻1月11日讯 1月11日上午,日照市莒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莒县人民会堂召开,县委副书记、县长费立志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报告。报告中指出,2020年,莒县坚定不移振兴工业,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坚持振兴工业“

探索“创森+”发展模式菏泽成武俊美如画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8月19日讯(记者 王丹玉) 菏泽成武,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地方,处处跳动着绿色的脉搏,在呼吸间绽放着生态之美。近日,中国山东网记者实地探访成武县“创森”工作,看到风光秀丽的绿色画卷在菏泽市成武县徐徐展开。创森+生态建

2021年,肥乡区社会治理亮点频现

肥乡区坚定不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幸福肥乡”奋斗目标,用情服务于民、用力造福于民,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区人民。01 FEIXIANG SHEHUIZHILI做好疫情防控 筑牢安全战线关键词:排查管控、疫苗接种肥乡区医疗人

深入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丨上党区委书记张驰:聚焦建设“四宜”上党蹚出转型发展新路

聚焦建设“四宜”上党蹚出转型发展新路——访上党区委书记张驰“上党区作为长治‘一城四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紧紧围绕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聚焦建设‘四宜’上党,坚定信心、锐意进取、狠抓落实。”日前,上党区委书记张驰接受记者专访,就

伍佰艺沉香:以酒为媒推动中国酒业繁荣发展

为弘扬世界名酒文化,彰显中国酒都风采,展示投资开放潜力,推动中国酒业走向国际,促进更多世界名酒企业走进中国,12月17日,第三届中国国际名酒文化节在宜宾临港国际会展中心开幕。100多家国内知名白酒企业和法国、英国、俄罗斯、意大利、西班牙、德

六星教育:纵观PHP这十年发展,兄弟连倒闭也不能阻止它正在强大

2020年注定是一个国际局势动荡、经济多变的年份,从进入2020到现在,人们从娱乐新闻中脱离出来,纷纷关注其国内国际新闻报道。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PHP开发者如今又到了什么地步?在这场经济博弈中,PHP是否可以依然稳占web开发的主流语言宝

黄花梨教父杨波畅聊黄花梨:艺术品将来对社会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 明清家具研习社 |中国艺术品发展这二十几年,其实在国际上来讲,我们才刚刚开始,艺术品将来对社会的影响会越来越大,慢慢来,不着急。——杨波- SPRING AUCTION -在南京正大2019春季拍卖会预展开幕之际,雅然文化艺术中心迎来了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虚拟现实技术网五台山旅游攻略四川郎酒股票网宜昌新闻资讯网羊宝宝取名字乳名网西双版纳旅游攻略自贡新闻头条网特斯拉美股行情网球运动网德阳今日新闻网二次元动漫网ai绘画资讯网基围虾养殖飞科剃须刀评测网TCL电视评测网
今日吕梁网-吕梁市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因吕梁山脉由北向南纵贯全境而得名。吕梁境内有古建筑、古遗址、古窟寺、石刻、壁画等文物古迹5901处,方山县北武当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临县碛口古镇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交城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楼县天下黄河第一湾、佛教净土宗祖庭玄中寺、中华名酒第一村汾阳杏花村、离石区“华北第二草原”西华镇、离石区“华北第一险洞”白马仙洞等众多景区景点组成了一条条旅游热线。
今日吕梁 zezao.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