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8 00:20:52 | 浏览:311
七十载砥砺奋进、风雨兼程,而今春华秋实、硕果累累,看今日之文水产业兴旺、阡陌纵横、山青水绿、生态宜居,俨然一幅色彩斑斓的丰收画卷,令人为之动容。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文水县积极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和刘胡兰精神,工业建设、农田水利等各项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
近年来,该县坚定不移地推进“一核三位五区”战略,紧紧扭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深化转型项目建设年活动,下大力气做好经济开发区改革发展这篇文章,实施总投资132亿元的77个重点项目,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在农业建设方面坚持“农建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相结合、农建和改造中低产田相结合”的方针,实施高灌、平整土地、节水等基本建设工程,开启了探索新时代创新发展新征程的全新路径。
聚集人才 叫响文水产业品牌
近年来,文水县顺应改革发展新形势,紧紧抓住发展“回归经济”的良好契机,从顶层设计,确立了“一核三位五区”战略目标定位,县委、县政府出台了《文水县招商引资引智若干意见》,把在外打拼的本土精英人士纳入到人才培育和招商引资引智计划中,在全国文水老乡、企业数量聚集的省会城市设立了16个“联络工作站”,聘任100名商界精英为“招商大使”,为十万创业大军“抱团发展”、网络化对接,提供交流沟通的平台,促进了人脉资源、商业资源、资金资源有效共享。同时,该县积极开展“六最”营商环境建设,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对投资创业的人员,提出8大重点扶持方向、12项财政扶持政策、8项税费扶持政策等,有效地激发了在外人士返乡创业的热情。
文水县积极发挥省级开发区的功能优势,紧紧抓住全省大力推动开发区建设的有利机遇,形成了以百金堡高新技术产业园为主体园,南安焦钢产业园等为辅助产业园的“一区三园”格局,对区内产业统一规划、分园实施,产业发展方向以精细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智能机械装备业为主。目前,开发区现有企业35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3户,职工总人数5000余人,总资产160亿元。
在培育优势产业方面,该县放眼长远,紧盯光伏能源、生物制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科技前沿,积极推动新兴产业项目落地,努力培育业内领军企业,完成晋能科技年产360兆瓦单晶太阳能电池组件升级改造,积极引进上下游产业,扩大高效组件在“平价上网”政策下的竞争优势;支持康欣药业启动新建扩产项目,开展生物真菌药剂及保健食品研发,打造全国最大的菌物药制药企业;实施光华铸管2×208m3铸造高炉升级改造项目,扩大与新兴铸管合作规模,启动年产45万吨离心球墨铸管智能化改造项目,引导汾西安泰、兴宇机械等装备制造企业,主动与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对接,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提升装备制造水平;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加快北斗星年产1万吨新能源材料、联碳年产8000吨特种蜡材料、耐而科技年产7万吨高档耐火材料等项目建设,培育新材料产业集群,奋力拓展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方面,文水县加强产能调控管理,打造钢铁、焦化、铸造、化工、骨料、白酒、模板产业集群,鼓励金源、鑫明泰、联众等企业引入新技术,开发精细化工产品,打造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支持龙泉、宗酒、海华等白酒企业创优品牌,完成牛栏山二锅头文水基地挂牌和宗酒酒业智能生产及云数据技改项目,组织参加全国糖酒博览会、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和世界酒文化博览会,全面提升文水白酒知名度和影响力;年内建成国金电力、吉港水泥两个年产200万吨砂石骨料综合利用项目,创建文水优质骨料品牌;扶持鑫源昌、通宇、双峰等模板企业研发新技术,采用高分子等节能环保新型材料,开发大型桥梁、涵洞等异型模板构件,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叫响文水品牌。
科技创新 文水农业阔步前行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文水有汾河、文峪河、磁窑河三条过境河流,全县的农业得到初步发展,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将农业优势转变为推动农业长足发展的不竭动力,文水县将科技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命线”,持续加大新技术和新品种推广力度,引进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充分释放改革活力,补齐农业短板。1990年,全县粮食总产达1.8亿公斤,棉花总产488.5万公斤,列入山西省粮棉十强县行列,被国务院评为“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基础上,该县积极引导农民科学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梨果种植,形成以南安镇为中心的女皇贡梨生产区,目前,全县已发展12万亩梨园。
此外,该县以农民自办、科技人员协助的服务形式,推广畜禽养殖技术,全县笼养鸡、瘦肉型猪、肉牛等养殖业蓬勃发展。1992年,文水县跻身于全省畜牧业十强县先进行列。进入新世纪,县委、县政府继续深入加大农村改革力度,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用市场化手段推动农业,用产业化经营统领农业,不断强化龙头、扩大基地、培育特色,做大做优粮、菜、果、畜、农副产品加工五大特色主导产业,培育形成了玉米、梨果、葡萄、设施蔬菜、核桃种植及沙棘加工、肉鸡肉牛养殖加工等七大生产基地,截至2019年6月,涌现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户、省级12户、市级26户,龙头企业的数量和产值在全省县级层面稳居第一,依托41户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所带来的巨大优势,文水县以创新驱动发展,发挥引领带动作用,采用“公司+基地”“公司+农户”等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大力发展西兰花、马铃薯、蔬菜等市场前景好的绿色优质农产品,引导“小农户”搭上规模经营的“大快车”,使农业大县的优势进一步得到巩固。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文水县以乡村振兴“156”工程为指导,抓住打造“全省农业强县”的目标不动摇,坚定不移推进“高效农业先行区”建设,推动全县农业发展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建成与文水农业基础条件相匹配的现代农业,以此为目标,文水县立足实际、挖掘潜力、发挥优势,倾力打造以下曲为核心的高质量粮食主产区、以胡兰为核心的高标准现代畜牧养殖示范区、以凤城和孝义周边为核心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集聚区、以南安和苍儿会为核心的山水田园农旅融合样板区、以开栅为核心的生态修复产业开发区等“五大特色产业板块”,并进一步从品牌、服务、主体、动能、环境、组织方面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近年来,文水先后被命名为“国家粮食生产重点县”“商品粮基地县”“现代农业示范县”“特色农产品优势基地县”“养鸡养牛重点县”“特色农业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县”“禽蛋基地县”和“农村三产融合发展试点县”。
风起扬帆正当时,同舟共济再出发。70年春风化雨,40年改革奋进,我们坚信文水45万儿女们定会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全县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推动英雄家乡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谱写新时代的发展新篇章。
吕梁日报
图为华为山西(吕梁)大数据中心 记者 郭炳中 摄大数据创造大价值,大数据书写新篇章。在刚刚召开的“数谷吕梁·智赢未来”第三届吕梁大数据产业发展推进会新闻发布会上,我市宣布开通了5G试点基站13个,覆盖了市区体育馆、电视台等重点区域;华为山西
虎跃新程,又一个春天如约而至。不负春光与时行,踔厉奋发向未来。2月26日,吕梁市“两会”召开期间,全市2022年第一次“三个一批”活动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文水经开区如期举行,发出了新一年项目建设的总动员令。集中签约一批!集中开工一批!集中投产
光阴荏苒,时光如梭。改革开放40年来,吕梁市委、市政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团
图为孝义市永泰花园小区内法治文化主题公园。 记者 薛志雄 摄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国家长治久安,离不开法治支撑;社会健康发展,离不开法治护航;民生福祉改善,离不开法治保障。良法善治,民之所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牢牢抓住科学立法、严格执法
今年以来,长约5.5公里的东川河人行步道成了我市“网红打卡点”,不少市民、游客沿着河畔散步健身,远望如黛青山,近揽湖光山色,别有一番韵味,让市民和游客流连忘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国家、省、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目标任务,
金秋时节,五谷飘香。由吕梁市委、吕梁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二届吕梁名特优功能食品展销会暨首届农民丰收节正在汾阳市会展中心如火如荼地举行(2018年9月30日上午开幕,为期8天)。 9月30日下午,借助第二届吕梁名特优功能食品展销会暨首届农民丰
1、世界文化遗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阳剪纸。 2、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岚县面塑。 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孝义皮影表演。 4、历史文化名村——杏花村汾酒文化景区。 5、歌舞剧《山里娃》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 6、
风景如画的庞泉沟交城界469县道两侧。 记者 刘亮亮 摄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举目远眺,是晴空万里的“吕梁蓝”。层峦叠翠,碧波荡漾,放眼四顾,是心旷神怡的“生态绿”。这样一幅青山绿水、诗情画意的吕梁生态文明美好图景,正是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
2018年1月3日,省发改委召集太原—延安铁路客运专线沿线各市县发改部门,召开线路前期工作推进会。我市主要参会人员有:市发改委副主任王玉斌及离石、中阳、柳林、临县、方山、文水、孝义、汾阳、交城等九县(市、区)分管副县长。会议由省发改委总经济
12月29日,吕梁市离石区召开全区干部大会,宣布省委、市委关于区委主要领导调整的决定:廉海平同志任中共吕梁市离石区委委员、常委、书记。吕梁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张欣宁宣布决定并讲话。区委书记廉海平讲话。区委副书记、区长张海文主持。张欣宁指出这次
这是一场城市形象展示的盛会,这是一个经贸合作洽谈的平台。初夏之时,又见中博会。5月21日至23日,第十二届中部博览会将在我省举办,吕梁作为本次中博会的四个分会场之一,将设立“中国·杏花村白酒产业博览会”分会场,受到中部六省及国内外客商的瞩目
吕梁市下辖1区2市10县,其中6个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4个省级重点县、3个扶贫开发新覆盖县,总人口383万。国土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耕地保有量为821.9万亩,粮食产量常年稳定在11亿公斤左右。吕梁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
转型跑出加速度——我市转型发展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纪实图为晋能大土河热电项目。记者 薛志雄 摄图为无人机拍摄的(交城)山西美锦一期 2万吨焦炉煤气制氢项目一角。记者 刘亮亮 摄开放是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转型是经济繁荣的核心。十八大以来,我市坚
编者的话2月25日上午,吕梁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隆重开幕,市长张广勇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报告。报告提出,2022年吕梁市人民政府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突出抓好转型发展、乡村振兴、
绿色发展,生态优先。吕梁市聚焦 “一廊两带”生态修复战略,以“增绿、增彩、增财”为目标,加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不断擦亮“山清水秀生态美”的金字招牌,全力争创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市和国家级森林城市。【现场出像】吕梁台记者 陈然: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