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味不为香----柳林酒人的职业价值观

时间:2022-10-13 01:24:30 | 浏览:5459

周恒刚先生在中国白酒界之影响,好比鲁迅先生之在中国文学界,至少也是茅盾、巴金一样的影响。先生可是咳椭成珠的人呐。关于中国白酒的发展方向,先生晚年念兹在兹:“在味不在香。”所谓“味”,就是“味道”,指白酒之所以是白酒的普遍性东西。无论哪种酒都

周恒刚先生在中国白酒界之影响,好比鲁迅先生之在中国文学界,至少也是茅盾、巴金一样的影响。先生可是咳椭成珠的人呐。关于中国白酒的发展方向,先生晚年念兹在兹:“在味不在香。”

所谓“味”,就是“味道”,指白酒之所以是白酒的普遍性东西。无论哪种酒都必须具备的东西。周恒刚先生认为,你是白酒企业,你就应该知道,什么是白酒,白酒的普遍性东西是什么。就好比你是工人,工人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你是干部、教师都一样,不要把“我是谁”忘了;

所谓“香”,就是“香型”,指白酒内部,各个地区酒厂之间的差异,也就是个性化东西。周恒刚先生认为,现在的白酒企业,过份追求味型的特殊性、个性化,各个酒企之间,为争第一,互相残杀。对具体企业来说,这种追求,无异于自杀。十几年的香型追求,酒的香型越来越多,越分越细。现在实在进行不下去了。令白酒行业元气大伤。再追下去,死路一条。

为什么这么说?为说明这个问题,我们拿“菜系”来举例说明。

历史上本来没有菜系划分,叫“帮口”也只是清末开埠以后的事情。由于自然条件不同,各地菜味各有特色。人为的扩大这个特色,就形成“菜系”。

菜系划分重要不重要?答案是:“不重要”!对食品而言,最重要的不是这个食品有没有自己的特色,而是这个食品具备不具备所有食品的普遍性要求:

健康安全 营养可口

只有如此,食品工业才有前途,才有希望。如果撇开普遍性要求,也就是“健康安全 营养可口”而追求自己的特色,那就走上了不归之?。再追下去,就得死在路上。

例如:鲁菜菜系的特点是“黑乎乎、粘糊糊、咸糊糊”。为了这个“黑”字,要烤糊烧焦多少肉和面,而烧焦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都有致癌作用。追求“粘”“咸”不也一样嘛。追求特色,就是追求极端极致,这要毁掉多少人的健康啊?

扬菜特点是“鲜”“脆”“嫩”,特点就是偏离中庸啦,如果是自然形成的,就任其自然好了。可是,有人不依不饶,还要“追求“更鲜”,于是铤而走险,冒天下之大不韪,用福尔马林水浸泡蔬菜海鲜。这不是毁坏食客健康,而是犯罪!

川菜特点是“麻”“辣”“烫”,这也是地域与历史自然形成的。就让它历史的自然的存在吧。可是,有些商家为追求“更麻、更辣、更烫”之特点,不惜在汤中加化学调味剂甚至鸦片叶儿壳儿,极尽仨字。结果四川、重庆地区的胃癌、食道癌,明显高于别的地方。食品的特点可以肆意追求乎?

粤菜特点是“生”“猛”“鲜”,过去把猴子绑在饭桌腿上,活生生剃头,敲骨挖髓,虐吃;现在吃果子狸等,传播疾病。明明就是传播疾病,菜系特点可以追求乎?

一些可恶的商品生意人为了追求特点,竟然丧心病狂地在调料水中勾兑法律明令禁止的东西。食品特点可以追求乎?答案是否定的。食品务必体现食品的普遍性:

健康安全,营养可口。

食品特色嘛,让祂自然而然形成,自然而然延续。不要人为地追求。

德尔斐神庙石碑提醒世人:“凡事不要过分”。食品特点自然而然的形成,不要过分追求自己与他人的不同。

酒也是食品,酒的香型,就相当于饭的菜系。离开“健康安全 营养可口”,特点一钱不值;对酒来说,追求这个一钱不值的“香型”,就是玩自残自杀!

白酒同饭菜本来没有“菜系”一样,本来就没有“香型”的划分,大家一律儿都是“烧酒”呗。先酝酿,再蒸馏,三勾兑,完事儿。根本没有香型一说。各地酒品,差异自然有。让它自然存在,不必关注。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组织名酒评选。柳林镇酿造的凤鸣牌白酒(西凤酒还在襁褓之中,1956年以后西凤酒才正式诞生)、泸州老窖、山西汾酒、贵州茅台酒,被评为国家的“四大名酒”;1963年轻工部组织的第二届全国名酒评选,也只看质量,也就是看“味道”,根本不看“香型”。原“四大名酒”由于“味道”好而蝉联名誉。但是,其他酒不服,中国酒企业太多了,区区4个,不成比例。于是新加4个香型,就有了“八大名酒”;

1979年第三届名酒评选,可怜产于中国酒源柳林镇的中国酒祖西凤酒出局。有人归因,竟然说是因为西凤酒“没有自己的香型”“与清香之王汾酒竞争,命运凶多吉少”。柳林镇所产数百年之陕酒从此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为自己争了个独有的“凤香型”。以后遇到名酒评选,我不和别人争,我打内战,和自己的小弟弟竞争,焉有不胜之理。

香型是自然形成的,不可人为的强化。陕西柳林镇是所有酒香型的唯一源头。成吉思汗四子托雷13世纪后期在凤翔陈村设立灭宋大本营,从那时候就以柳林镇为中心搞蒸馏酒实验并且一举成功。蒸馏酒首先在凤翔柳林镇获得实行规模生产,供应蒙古军队的前线需求。

蒙古人从阿拉伯人那里引入柳林镇的蒸馏技术,再游走遍天下、经常性住宿柳林镇驿站的晋商,沿茶马古道向东北传去,清香型烧酒产生。发酵用的是地缸;还是由晋商,沿茶马古道去四川、贵州,泥窖、石酵发酵的浓香型、酱香型分别产生。余不一 一。

陕西柳林镇是中国万酒之源,也是白(烧)酒之根。发酵方式是土窖。就是在荫凉的房间,挖个大坑,把加了麯的蘖料倾入,任其自然发酵,待成熟后,再蒸馏摘酒。摘酒后入酒海熟化若干年,调兑后面市。

由于各地自然条件不同,发酵空间不同,发酵时间不同,特别是发酵微生物群落不同,所以,香型就会不同。如果不是人为地推向极端,差别也不是特别巨大。可是,为了更多地“圈地”,更多地占领市场,各家酒业都把自己的特色也就是“香型”化作优美的文字(比菜系之特点用词,更加煞费苦心)。

酱香: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

浓香:窖香浓郁、绵甜甘冽、香味协调、尾净香长;

清香:清香纯正、诸味协调、醇甜柔口、余味爽净;

米香:米香清雅、入口柔绵、落落爽净、回味怡畅;

从逻辑学角度讲,这些话都是胡说八道。完全不符合逻辑。什么“香型”的酒,在解释这个香型时就不能再次出现。这是常识。可是,大家看看,解释四大香型,第一个用词竟然就是这个词。煞费苦心,过度了。

凤香得名最晚,资格却是其他香型的老祖。祂所组织的特点用词是:“清澈透明,醇香秀雅,甘润挺爽,诸味谐调。尾净悠长。”这还不够,还有“清而不淡,浓而不酽,不上头,不干喉”“融清香、浓香于一体”等等。不知道是什么人组织的词汇,穷尽心智,没有犯逻辑错误,至少解释“凤香型”的词中没有出现“凤香”二字,令人感动。可是,正如其他香型的词汇一样,这样做,有用吗?

目前中国酒已经有12个香型,以后还会有18个香型、30个香型,甚至更多的香型。中国汉字字库关于酒的香型的词汇量肯定不够用了。

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词汇量最丰富、造词、组词能力最强的语言。可是,面对日益增加的白酒香型,穷于应对,词汇明显不够。现有的12个香型之间,描述特点之用词,明显互相抄袭,基本一致,只是摆放方位有所不同而已。前面只举了几大香型“大佬”的用词,就已经“理屈词穷”,12个香型以上,还不把母(汉)语挣死才怪呢!

能挣死母语,不是中国酒业的光荣,是中国白酒的耻辱。剑走偏锋,走错了路径。亡羊补牢,犹未迟也。现在到了迷途知返的时候,到了白酒“讲味道,不讲香型”的时候。也就是回归700多年前,蒸馏酒在凤翔、在柳林镇、陈村镇、托卜务、尹家务一带诞生时候的“原生态”的时候。

“为世界做一杯最好的白酒”,这杯酒必定是有“味道”的,而不是有“香型”的。笔者总结了八个字:纯醇有味,火辣无香。

这是原生态的,是自然的,是绿色的,是符合世界蒸馏酒普遍性、共同性的白酒。祂不是没有特色,没有香型,而是特色或香型体现自然的味道。

“为世界酿一杯最好的白酒”,这杯酒绝对不是人为地显示自己特色或个性出风头的酒;绝对不是为迎合市场、诱惑消费者而酿造的白酒。白酒是有灵性的,祂在一个地方自然形成,是天人合一的产物。绝对不能为迎合消费者而人为地加以改变,甚至从外地万里迢迢运酒勾兑。拉运川酒勾兑,好比把韩国整容师请进来给自己美容一样一样的可怕。

特点有了,香型有了,味道没有了,本色没有了!柳林酒业对此理直气壮地说:“不!”

历史上的柳林酒、西府烧锅、凤翔烧酒,叫法各异,味道单一,那就是:“关西大汉执铁绰板,高唱大江东去”之冲天豪气。那就是八个字:

纯醇有味 火辣无香。

从700多年前把柳林镇上的酒,就叫“烧酒”,这是为什么呢?

一是蒸馏技术,就是火烧技术。此前的酒都是饮料酒。只有酝酿,没有蒸馏;

二是酒精浓度最低也超过41度,味道火辣,当地有“烧刀子”之称,足见其“烧”的程度。此前的饮料酒浓度,一般5-6度,不蒸馏,就没有萃取酒精功能,所以,酒精浓度最高不会达到15度;

1952年国家规定叫“白酒”之前,全国统称“烧酒”。这个“烧”字,就是从柳林镇叫开的。柳林镇邻村“托卜务”中的“托卜”是蒙语“烧锅”的意思。锅本身是蒙古人传到汉人生活区的。柳林镇另一个邻村陈村历史悠久,有蒙古人后裔,以烤羊肉闻名。其用词中有“哈吉”“哈拉吉”,渭河南岸也有“哈吉”一词,据当地蒙古后裔研究,这不是蒙语,而是阿拉伯语“烧”“烤”的意思。

白酒的“白”不是颜色“白”,而是“无色透明”的意思,只有蒸馏才能达到。

西府烧锅又叫“烧刀子”,何止“关西大汉…大江东去”?这豪气来自“烧”与“不烧”的味道不同,好比“烤肉”与“生肉”的不同。这不是味道又是什么?肯定不来自香型,香型是“烧酒”之内部差异,怎么能追求这个呢?不是自杀又是什么呢?

柳林酒从700多年前就没有“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笏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脂粉气象;也没有“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憋屈无奈。全在当初蒙古人从阿拉伯人那里借来的“一把火”啊。

香型的有与没有,是酒烧(蒸馏)以后的区别。应该顺其自然,不必人为地制造太多的区别。

纯醇有味,火辣无香。这就够了。

柳林酒业人的职业价值观,是自然法则观。他们认为,道法自然。最自然的东西就是最好的东西,最本色的食品就是最好的食品,最少人为改造的白酒就是最好的白酒。

周恒刚先生生前念兹在兹:白酒行业要“为味不为香”。所有的酒,都来体现“纯醇有味,火辣无香”。

柳林酒业心有灵犀一点通。他们要引柳林酒回家,回到“味道”而不是“香型”,回到周恒刚先生生前指引的方向上。

“纯醇有味,火辣无香。”犹如饭菜“健康安全,营养可口”一样,这就是柳林酒业的初心与愿景,只有“为味不为香”之追求。柳林酒人才能“为世界酿一杯最好的白酒”。

相关资讯

爷爷盘了几十年的核桃,价值已不能用钱来衡量!

前几天,盘玩君写“7种盘串姿势暴露了你的文玩喜好!”有玩友留言说,盘玩难在坚持!“总是见异思迁,过手的串有及时条,坚持撸住的串一条也木有……”盘串之难,相信每个玩家都有体会。但是,有玩友偶然间晒出了爷爷坚持盘了几十年的一对核桃,让人惊叹老一

只需5步,让你的文玩葫芦价值翻10倍

文玩葫芦是一种价格非常亲民的文玩物件,并且文玩葫芦盘玩后的效果非常漂亮,但是,很少能有人把文玩葫芦盘玩得非常精美,那是因为盘玩的方法都不太对,所以,才会这样,今天咱们就来介绍一下,文玩葫芦到底该如何盘玩。在介绍文玩葫芦的盘玩方法之前,先介绍

阳台种葫芦,结果几十个,挂满“葫芦娃”,找到“精品”价值高

手撵葫芦,是在手里能把玩的小葫芦,是文玩葫芦。在我国古代,很多达官贵人就喜欢拿着葫芦来把玩,这种小葫芦是特别难得的,尤其是极品的小葫芦,价格也是特别贵的。在葫芦藤上找个品相好的葫芦并不容易呢。其实我们想要在家里得到小葫芦,也是可以自己来种植

1分钟,教你捡漏价值两百元的文玩葫芦

一、形状不正:葫芦整体外观不佳,上下不均匀,立不住。二、龙头不正:龙头是文玩葫芦很关键的一部分,即便葫芦整体很好,龙头不好,还是有所遗憾的。三、肚脐不正:文化葫芦有很多炸肚,还有肚脐凸出来的,影响视觉美感。四、大小不正:文玩葫芦重在把玩,如

海南黄花梨木的价值、人工种植现状介绍

提要:海南黄花梨木的价值、人工种植现状介绍海南黄花梨是在1987年国家林业总局命名的“降香黄檀”,只有在我国的海南省种植,海南黄花梨虽然外表并不漂亮,却是有多变的纹理、迷人的花纹,是非常具有市场价值的一类木材产品。下面从价格、人工种植现状、

“黄梨树”数量稀少价值高,做成的东西很昂贵,是保护植物

这种树做成的东西很昂贵,是保护植物,数量少遇到要珍惜森林给人的感觉就是很神秘,里面有着非常多的植物资源。以前总以为那些参天大树没什么特别的,长得都差不多,其实有一些大树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今天小花就来给大家介绍一种十分珍贵的树木,它是国家级的

马未都当初看走眼的30万黄花梨长案,后来价值8000万

说到收藏的故事,其实马未都有着太多的亲身经历,而这些经历不仅仅是成就了他当下的成就,更是他人生之中难得的一些回忆。在聊到自己的这些过往时,马未都声称有一些古董算是“过眼即有”,有些东西在收藏界里面讲究一个缘分。比如自己就遇过一个“天下第一长

马未都:价值300万的黄花梨柜子,被我500元买下

现在人们的生活富裕了不少,手里也多了一些闲钱,人们有时候也会买一些摆件。这些摆件放在家里,也是非常好看的,或许流传下去,成为一件家传的宝贝,也未尝不可。而有的人在购买收藏品的时候,还有意外的收获呢。其实在收藏界,有本事的收藏家不在少数,当然

什么样的黄花梨才具有收藏价值?

最近好多朋友问我一个问题,总想买一件有收藏价值的黄花梨制品,第一可以把玩在朋友面前显摆显摆,第二有一定的升值空间,什么样的黄花梨才有收藏价值呢,今天麦尚就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据历史资料记载黄花梨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以前都是皇亲国

上等的小叶紫檀是什么样的?满星爆星价值高,但别忘了要好好保养

这一期我们来认识一下上等的小叶紫檀,上等的小叶紫檀是什么样的呢?第一,小叶紫檀的密度一定要好要高它的密度本来就高,最好的好在哪里呢?星越多也就密度越高品质越好,密度大棕眼小木性稳定且不容易开裂,而金星其实是一个俗称,金星的专业术语叫“棕眼”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妈妈知道保龄球初学网李姓名字大全今日信阳帝舵手表收藏捷克旅游网茶道文化网常德新闻头条网钢琴培训网丰胸食谱大全UFO飞碟探索网宠物商机网今日淮北猫屎咖啡品鉴网德夯苗寨旅游攻略宠物兔品种网
今日吕梁网-吕梁市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因吕梁山脉由北向南纵贯全境而得名。吕梁境内有古建筑、古遗址、古窟寺、石刻、壁画等文物古迹5901处,方山县北武当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临县碛口古镇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交城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楼县天下黄河第一湾、佛教净土宗祖庭玄中寺、中华名酒第一村汾阳杏花村、离石区“华北第二草原”西华镇、离石区“华北第一险洞”白马仙洞等众多景区景点组成了一条条旅游热线。
今日吕梁 zezao.cn©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