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8 00:28:38 | 浏览:2725
一条条畅通的道路,搭起了一座城市的框架;
一片片别致的绿园,唤起了一座城市的生命;
一声声由衷的赞叹,托起了一座城市的温度……
时下,当您走进交城,走进这片山水交融之地、人文荟萃之城,就会感受到“文明”的种子,正在这片“红色”热土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今年以来,吕梁市交城县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城区、农村、经济开发区、道路交通、市场秩序、文明创建”六个战场为重点,全县动员、全域覆盖,网格化、清单化、责任化推进全县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城乡人居环境实现了从“一处美”到“一片美”,“一时美”到“一直美”的蜕变,为深化文明县城创建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一个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县城正成为23万交城人共同守护的新家园。
摄像:张建中
聚焦“六大”战役 吹响文明创建“冲锋号”
“街道上坑洼破损的路面不见了”“小区里杂乱的‘蜘蛛网’消失了”“小街小巷的路灯翻修一新、亮起来了”“管网改造完成后,再也不用担心冬天供暖的问题了”……这些一点一滴看得见、摸得着,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细微变化总会让居住在交城这座城市的居民感受到民生的“温度”。
今年是“创文”验收之年,也是交城城乡人居环境整治“三年换新颜”成败决定性的一年。“要拿出攻坚之势,出实招、见实效,精细组织、靶向施策。”中共交城县委书记刘旋,交城县人民政府县长宋志江在“创文”工作推进会上斩钉截铁地提出,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以“无功便是过”的要求和态度一抓到底,坚决夺取胜利。在文明创建方面,具体对标9个测评项目、72项测评内容、140条测评标准,针对性地列出24项重点难点项目,实行项目化补缺、清单化销号,对于整改到位的,继续巩固提升;对于正在整改的,倒排时间加快进度;对于差距明显的挂牌督办、重点督办、不留死角,在推进过程中既把各项创建指标任务细化落实到各部门、各乡镇,确保创建要素不漏项、不失分,又要在制定村规民约、推动移风易俗、形成浓厚氛围上下功夫,凝聚起决胜“创文”的强大合力。在城区品质提升方面,继续在拆违治乱提质上下功夫,坚决拆除一切违章建筑,彻底根除环境“脏乱差”问题,同步抓好城市管网改造、老旧小区改造、游园绿地建设等提质工程。在农村环境整治方面,持续整治“六乱”,深入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打造一批亮点精品示范村,带动农村环境持续向好。在开发区环境整治方面,立体化推进环境整治,企业围墙内对物料堆放、管廊管线、建筑立面进行全面整治,围墙外统筹抓好周边卫生、道路整治、栽植补绿等工作,不断提升开发区环境整治水平。在通道整治方面,加强国道、省道及县乡村道路沿线及出入口环境整治,打造干净靓丽的通道环境。在秩序整治方面,严格执行“门前三包”,重点抓好集贸市场、餐饮服务业整治,严厉打击闯红灯、乱停放等乱象。
聚焦民生实事 多措并举让城市更美好
完成却波街的道路升级改造,是近来交城百姓切切实实看得见、摸得着的一桩幸福事儿,让过往群众不断拍手称赞。却波街贯穿于交城县城东西,承载着重要的交通职能。按照交城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经过各部门全体建设者的努力,最终完成了却波街全线升级改造。至此,一条主车道长108米,宽14米,非机动车道长230米,宽5米,绿化带宽2米,人行道宽3米的城区核心道路建设完成,进一步优化了道路框架,缓解了交通压力。“自从却波街打通了以后,开车方便了很多,以前路过这里,一到高峰期就堵得厉害,现在道路通了,也宽敞得多了,真是一项利民工程。”市民郭晓鹏作为一名司机,切切实实感受到了道路升级带来的方便。
道路是城市的骨架,一边连着民生福祉,一边连着区域发展,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城市功能提升的重要支撑。为进一步增强交通循环能力,交城县不断强化道路建设改造,完成了新开路和迎宾路品质提升项目、红旗路(北段)建设工程以及天宁街、永宁路、沙河街道路路面修补工作,龙山大街提升改造工程建设、沙河街片区东段棚户区改造道路工程正在有条不紊进行,紫东路建设全面启动,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划定工作正在顺利进行,道路建设迎来阶段性成果,交出了一份让市民满意的民生工程答卷。
以人为本 共建共享文明之城
人以城为家,城以人为本。创建文明城市,需要全体市民的支持,只有全体市民齐动手齐参与,城市文明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提升。交城县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开展“文明创建随手拍”活动,运用“掌中交城”等新媒体平台,发动市民积极参与发现和反映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市政设施等问题,参与不文明行为监督,推动问题及时整改,优化城市环境,提升生活品质。今年1月以来,市民群众通过“文明创建随手拍”累计反映各类问题300多件,均得到有效处置。
从基础设施到公建配套,从环境改善到文明创建……一座光彩夺目、熠熠生辉的崭新交城正传递着民生至上的发展温度,创造着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精彩明天!
来源:学习强国
实施“五个提升”打造“一城三区”黄河新闻网吕梁讯(任红生)近日,从交城县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交城县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获悉,交城县未来五年发展规划出台:全面实施“五个提升”,全力打造“一城三区”,建设生态交城、活力交城、宜居交城。“五个提升”即是
一条条畅通的道路,搭起了一座城市的框架;一片片别致的绿园,唤起了一座城市的生命;一声声由衷的赞叹,托起了一座城市的温度……时下,当您走进交城,走进这片山水交融之地、人文荟萃之城,就会感受到“文明”的种子,正在这片“红色”热土上落地生根、开花
小区里,“推窗见绿”“出门见景”;街头上,背街小巷的脏乱差消失了,礼让行人的车辆变多了;主题公园里,嬉笑的孩童留下一串串清脆爽朗的笑声……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周密部署、强力推动下,全市上下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为牵引,一步一个脚印,矢志不渝
10月22日,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佃忠带领县住建、市场、交警、交通、文旅、融媒体等相关部门和乡镇负责人,赴忻州静乐县学习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静乐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红霞陪同学习交流。学习交流团一行先后来到静乐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鹅城镇
为进一步激发社会各界宣传吕梁、建设吕梁的热情和活力,凝聚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市委宣传部决定举办“我的吕梁·我的城”征文、摄影以及短视频大赛。今日起,吕梁日报社政教专刊部特开设“我的吕梁·我的城”有奖征文专栏,聚焦“创新之城”“
图为孝义市永泰花园小区内法治文化主题公园。 记者 薛志雄 摄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国家长治久安,离不开法治支撑;社会健康发展,离不开法治护航;民生福祉改善,离不开法治保障。良法善治,民之所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牢牢抓住科学立法、严格执法
今年以来,长约5.5公里的东川河人行步道成了我市“网红打卡点”,不少市民、游客沿着河畔散步健身,远望如黛青山,近揽湖光山色,别有一番韵味,让市民和游客流连忘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国家、省、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目标任务,
县校联手谋发展,合作共赢谱新篇。7月7日上午,中共交城县委、交城县人民政府与山西师范大学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县委书记刘旋出席签约仪式并讲话。县委副书记、县长宋志江主持签约仪式。山西师范大学副校长王云出席签约仪式并为各基地授牌。县委副书记高
6月24日上午,中共交城县委、交城县人民政府与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县委书记刘旋、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张作伟共同出席签约仪式并讲话。县委副书记、县长宋志江主持签约仪式。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肖
来源:【吕梁日报-吕梁新闻网】“交城的山来交城的水,不浇那个交城它浇了文水……”这首脍炙人口的山西民歌,一度曾风靡全国。也让我们关注到了吕梁山下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交城。交城,在隋朝以前,分属晋阳、大陵等县。五代、金、元、明、清交城均隶属
连日来,交城县委书记刘旋多次深入交城县核酸检测采样点、疫情防控重点卡口、集中隔离场所、居民小区等地检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在卦山停车场新建核酸采样点和交城县医疗集团公卫中心核酸采样点,刘旋强调,要强化采样现场的秩序管控,科学合理优化分区设置,
图为无人机拍摄的交城庞泉沟水上乐园。 记者 刘亮亮 摄“交城的山来交城的水,交城的山水实呀实在美……”著名歌唱家郭兰英的一首《交城的山来交城的水》,唱出了交城的秀美山水。烽火岁月,交城革命老区和老区人民为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党的十八大以
李正印对交城县工作提出要求交城县召开全县干部大会1月28日下午,交城县召开全县干部大会,宣布省委、市委关于县委主要领导调整的决定。市委书记李正印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张稳科,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秦书义,市委常委、副市长、交城县委书
“突出‘六个坚持’、实现‘六新目标’,是市委全面贯彻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的重大思路和要求、紧扣吕梁发展实际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既是做好全市经济工作的总方略、总遵循,也为我们实施‘五个提升’、打造‘一城三区’、建设‘三个交城’提供了行动指
小区内,路面平整、墙体干净,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大街上,指挥交通、捡拾垃圾,志愿者的身影随处可见;游园里,绿化花木、石椅廊亭,规划有致的风景令人心旷神怡;…… ……近日,走在淇滨区街头,城市创建的成效随处可见。2021年,面对疫情防控和汛情的